音樂製作人

就最嚴格的定義來說,賀伯特先生從不認為自己是專業音樂家,但他的音樂成就絕對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1930年代,他曾是一位電台民謠歌手,並主持一個節目,之後由亞瑟.戈弗雷(Arthur Godfrey)接手;在他的一生中,都不斷持續作曲和表演。

在1970年代,他組織、訓練一些表演團體,並為他們編曲,這份工作也讓他寫下一些精闢的短文,包括他對西部鄉村音樂、佛朗明哥與傳統東方音樂的分析,甚至還有對搖滾樂的分析(他的確觀察到搖滾樂逐漸走回原始風格)。 在這個時期的作曲創作中,最值得注意的是:他利用創新手法,將現代爵士樂、雷鬼音樂和卡利普索小調融合在一起;以及他運用傳統西班牙音樂和東方音樂的現代化手法。 此外,他對於「均衡比例聲音法則」的描述也十分創新。在這項法則中,他使用音色輕微不同的樂器,以克服一個長期以來令人困擾的問題,也就是樂器之間會相互抵消聲音。所謂「相互抵消聲音」,就是指不論音量大小為何,一個樂器會「抹去」另一個樂器的聲音。 雖然專家已經想出各種補救之道,但事實上,賀伯特先生卻是第一個仔細分析這個問題,並界定出解決之道的人。他在音樂方面的創新突破令人印象深刻。事實上,當時有位評論家就曾經寫下:「L. 羅恩 賀伯特解決了一個連巴迪.瑞奇(Buddy Rich),甚至是伍迪.赫曼(Woody Herman)也沒辦法解決的問題。 那個問題就是:把一個小型爵士樂隊的能量集中在一個大樂團裡,這就像駕馭原子的技巧一樣。」

L. 羅恩 賀伯特的另一部音樂作品,同樣兼具想像力與獨特性,這部作品就是為他的暢銷小說《地球戰場》配樂。 這張專輯的名稱叫《太空爵士樂》,十分適合這部小說,它是第一張完全利用菲費萊特電子樂器製作的音樂專輯。 其中最特別的一點是,他利用菲費萊特為自然的樂聲「採樣」,接著透過鍵盤彈奏出音符,並將這些聲音呈現出來。因此,《太空爵士樂》充滿許多音效,例如槍聲、叮噹作響的瓶罐,以及和故事相關的聲響,但全都交織在打擊樂和韻律中。《地球戰場》這張音樂專輯共收錄13首由L. 羅恩 賀伯特譜寫的曲子,靈感全都來自他小說裡的人物和重大事件。為這張音樂專輯演出的音樂家包括:爵士樂傳奇人物,奇克.柯瑞亞,以及史丹利.克拉克,還要加上傳奇的滾石樂團鋼琴手,尼基.霍普斯金。

賀伯特先生的下一個作品《地球任務》,考慮到這本書的高度諷刺本質,這張音樂專輯充滿重搖滾的配樂,以搭配本書。 艾德格.溫特(Edgar Winter)這位不斷創新的樂手在這張專輯中演出。單曲《哭喊》(Cry Out)之後被環保人士採用,作為呼籲停止未管束污染的遊行歌曲。 但這張專輯最讓人難以忘懷的,是L. 羅恩 賀伯特原創的「反節奏」,通常是在低沉鼓音中加次要節奏。因此:「反節奏會以完全相同的方式,在其他節奏中突顯出來。」結果,根據溫特自己做出的評論:「我們慢慢開始明白,我們正在創造一種全新的音樂,讓搖滾樂聲在交響樂中突顯出來。」

L. 羅恩 賀伯特的最後一張音樂專輯,《自由之路》(The Road to Freedom),展現出賀伯特先生的信念:「音樂確實是世界語言。」 他在這張專輯中傳達出Scientology所包含的基本真理。在這方面,整張專輯以Scientology的風格,呈現出宗教性的音樂。這張音樂專輯再一次由來自娛樂界的Scientologist擔綱演出。《自由之路》還有另一個特色,專輯中的最後一首歌是由賀伯特先生親自演唱,而歌名也正恰如其份:《謝謝你的聆聽》(Thank You for Listening)。

想完整瞭解賀伯特先生在音樂方面的傳承,請閱讀《L. 羅恩 賀伯特系列,音樂創作者:作曲家與演奏家》。

L. 羅恩 賀伯特的音樂室包含他所蒐集的每一項樂器,包括風琴、電子合成器,以及一系列充滿異國情調的樂器,全都是他在全球各地旅行時所蒐集的項目